日韩专区第一页-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首頁 >新聞中心 >《2024養老護理員職業現狀調查研究報告》發布

《2024養老護理員職業現狀調查研究報告》發布

發表時間:2024-12-26 09:07:08

日前,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主辦、福壽康智慧醫療養老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承辦、嘉興世道進出口有限公司和嘉興市萬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4年護理員職業發展共創公益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以“前行的力量”為主題,聚焦我國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現狀,核心發布了《2024養老護理員職業現狀調查研究報告》。

《報告》對分布于全國23個省區市的7000余名養老護理員進行深度調查與分析,揭示其職業現狀概貌,從培訓體系、優化結構、政策與保障機制建設、技術創新、職業價值、服務供給體系等多維度對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提出發展建議。

01.

2024養老護理員畫像

調查中7264名養老護理員樣本分布在2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女性、大齡、初中、農業戶籍成為養老護理員畫像的關鍵詞。

性別構成方面:

與2023年首次發布的報告一致,女性養老護理員的占比依然超過80%,達到89.76%,女性仍是這一職業群體的主力軍。

年齡構成方面:

50-55歲養老護理員占據了近四成的比例,41-55歲占比合計超過63%,30歲以下占比僅3%。在分性別的年齡構成中,女性護理員的比例普遍高于男性,特別是在50-55歲年齡段,女性護理員的比例達到90.85%,這表明2024年的調查中大齡女性養老護理員占比更加突出,“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的現象變得普遍。這與目前養老護理員職業的工作強度、薪酬待遇等多種因素相關。

工作負荷層面:

《報告》調研顯示,在工作負荷層面,養老護理員工作時間9-12時最多,占比44.39%。在薪酬待遇方面,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養老護理員占比為36.49%。養老護理員工作強度大,待遇相對低,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工作年限方面:

養老護理員工作年限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特點。調查發現,養老護理員的平均從業年限占比最高的是2-5年,達到62.82%;工作年限超過6年和不足1年的占比均不超過20%。如何讓工作了2-5年、具有一定經驗的養老護理員留下來,是養老服務行業亟需破解的難題。

與2023年調查結果類似,農村戶口的養老護理員占據了較大比例,為63.24%。初中學歷的養老護理員占比56.13%,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護理員僅占2.93%。

總體而言,我國養老護理員仍存在“三高三低”的普遍特征:學歷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職業認同低、平均年齡高、工作強度高、流動性高。


02.

2024養老護理員心聲:期待專業成長與職業認可

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的養老護理員反應需要提升專業照護技能,其次是溝通交流技能和心理疏導技能。在專業照護技能中,慢病護理技能、安全護理技能和用藥護理技能是最需要提升的。

研究分析發現,農村戶籍養老護理員對于溝通交流技能和專業照護技能的提升需求最為顯著,因為農村戶籍的年長員工仍是護理員的主體,而其并未通過求學、工作、人口流動、在職教育等實現城鎮化,對于相關技能的掌握是最匱乏的,應該給予重視。

此外,與大眾認知有所偏差的是,受教育程度高反而越需要提升專業照護技能,結合實地調研,養老照護技能可能存在著“高學歷技能洼地”的現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約七成養老護理員期待設立專屬節日。

03.

養老護理員需求持續增加

根據2024年9月的民政部數據,目前我國失能老年人約3500萬,占全體老年人的11.6%,老年人患病率是總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帶病生存時間達8年多。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600萬,到2050年達到5800萬左右。龐大的是失能老人基數,背后是顯著增長的護理需求和服務人才缺口。隨著老人失能比例持續攀升,中國的養老護理員市場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從供給端看,數據顯示,我國養老護理員供給缺口達550萬,新增老年護理員的流失率為40%至50%。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涉及大健康領域的職業共7個,養老護理員位居該領域首位。

從業人員數量不足、專業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工作強度大、福利待遇較低等,制約了養老護理員市場的發展速度。即便未來智慧養老技術達到很高水平,養老服務仍然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人——養老護理員來實現。而服務人員的供需不匹配,則是亟需破解的行業難題。

目前養老行業面臨的問題,人才只是問題的表象。真正的問題是,市場潛力還沒有變現,服務能力不及社會預期,而市場的不成熟,必然導致職業天花板較低,從而影響就業意愿與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正如首批開設養老專業的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羅娟所言,盡管學生們對養老行業有了更深刻認識,但還是有部分應屆生在觀望是否接受養老機構的工作。

媒體報道提到,目前養老機構雖然提供了不少崗位,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同學更傾向于進入養老領域的體制內工作或者考研深造。就業選擇當然是理性的和個人化的,養老領域的體制內工作機會相對有保障,而該領域體制外的就業前景則顯得不那么明朗。一言以蔽之:養老機構的工作前景更廣闊,但挑戰性也會很大。因此,要對選擇入行畢業生致以祝福,希望他們能擁有強大的內心,在行業扎下根來,成為真正的專業人才。

無論是選擇機構養老還是居家養老,都需要大量的養老護理人員,這就必然需要一支與之相適應的規模可觀的養老護理員隊伍。不僅如此,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全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老年人對養老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具備專業素養的養老護理員隊伍則是高質量養老服務的根本保障。隨著老年人口數量增多,養老護理需求將繼續增長,養老護理員短缺的問題將更加凸顯,尤其失能失智群體的照護服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04.

給補貼、允落戶、辦培訓,打出解困“組合拳”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我國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專業人才特別是護理人員短缺是主要表現之一。 

為了緩和養老護理員短缺現狀、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國家和地方層面都出臺了政策支持。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完善人才激勵政策,促進養老護理員工資合理增長,支持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從事養老服務業,引導其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按規定獲得補貼。

同時,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開放大學、成人高校等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養老企業,支持院校和優質機構共建合辦養老服務實訓基地。

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首個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提出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和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和社會需求增設銀發經濟相關專業,合理確定老年學、藥學、養老服務、健康服務、護理等專業招生規模。鼓勵開展養老護理等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及評價,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涵養老年人力資源,支持老年人參與文明實踐、公益慈善、志愿服務、科教文衛等事業。

從地方來看,各地出臺了補貼政策,提升養老護理員的薪酬待遇,普遍包含入職補貼、一次性補獎支持、崗位補貼、培訓補貼、技能補貼等,補貼額度與養老服務一線從業時間、學歷水平及職業技能等級掛鉤。武漢市要求定期調查發布養老護理員市場工資價位,引導養老服務機構合理確定養老護理員的薪酬水平。上海市要求到2035年,養老護理員平均收入達到全市平均工資水平。

部分一線城市還對養老護理員給予落戶優待。2022年8月,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福利院的養老護理員王程成功落戶上海,成為上海首位作為重點人才引進落戶的養老護理員。去年12月,北京提出高層次養老服務人才符合條件的可按照人才引進政策辦理落戶或者享受積分落戶加分。

圍繞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多地出臺了相關政策,明確了培養數量和政策支持。比如早在2021年,湖北省要求2021年至2022年培訓養老護理員6萬人次以上,在武漢、宜昌、咸寧建立3個省級培訓基地,每年給每個基地補助50萬元。2023年11月,上海市提出建立健全養老護理員在崗培訓制度,在全市范圍內對依法設立并在民政部門備案的養老服務機構中的護理員進行非學歷教育的在崗培訓,進一步提高其專業素質和工作技能。

為了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多地出臺了入職獎補、崗位補貼等優惠政策。去年12月,遼寧省發布通知,調整完善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機構補助政策,引導和鼓勵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畢業生到養老服務領域就業創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最高可申請6萬元入職補助。

職業技能等級是體現養老護理員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上海市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合格、并自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實現養老護理崗位就業(含證書核發前已在崗)的人員,可申請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申請補貼時應當仍在崗),初級工補貼1500元,中級工2000元,高級工2500元。北京市對取得初級護理員(五級)等級的,每人每月補貼500元;取得中級(四級)護理員等級的,每人每月補貼800元;取得高級(三級)護理員等級的,每人每月補貼1000元;取得技師(二級)等級的,每人每月補貼1200元;取得高級技師(一級)等級的,每人每月補貼1500元。

此外,各地也開展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提升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價值認同和社會認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到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如北京市舉辦2023年北京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全市1萬余名養老護理員參與,并首次對優秀選手核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本次大賽的第一名得主,曹彥臻獲得高級技師等級證書,她認為這是對她職業能力的認可,也讓她的職業生涯有更大上升空間。


上一篇 : 《國際性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試行)》解讀 下一篇 : 2025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擬入選地區名單公示

聯系方式

熱線電話

18023495849

400-000-9932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五

掃一掃二維碼